海洋文化的藝術表現

 

呂清夫

 


l        從藝術地理學看海洋文化

    殊途可以同歸,條條大路可以通羅馬,人生如果能有很多選擇,堪稱不亦快 哉,而海洋民族的樂天性往往就來自他們的生活具有多種的可能性。

過去為研究藝術而劃分時代的例子時有所見,這可能有它的方便性,因為隨著時間長流來劃分藝術狀態 乃是美術史的常態,其方便可想而知,但是更重要的應如W. Morris所說,各個大時代應各有其風格,譬如南北朝與唐代的佛像 即有相當大的差異,前者瘦削後者福態,又如漢朝與唐代對於美女的審美標準亦有很大的不同,故有燕瘦環肥的說法。

不過這種觀點也有說不通的時候,例如宋代與現 代的中國山水畫雖然相隔一千年,但是基本上並無太大的差別,董源(左圖)與黃君璧 的作品都可以找到不少的類似點。又如埃及「第五王朝的預言者像」與「第 廿五王朝的總督像」雖然相隔一千七百年,題材也不相同,但是造形上卻顯得一模一樣(右圖)。其間不管你怎麼覺得遺憾,其實這種「處變不驚」可以說是大陸文化的一大特徵。在這個情況下,如 果仍用時代的角度去看藝術,可以說沒有多大意義,其更好的方法可能是從地理的角度來看問題。

研究藝術的角度可以有很多種,藝術地理學便是其中之一。例如地中海地區由於能見度良好,可以極目千 里,所以希臘美術會出現清晰的造形與寫實的描寫。中國南方由於霧氣較大,常見山在虛無飄渺間,所以南宗繪畫會出現飄渺的造形與寫意的表現。又如歐洲北部的 建築窗子都很大,因為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陽光,南歐的建築則窗子小很多,以減少日曬的熱度,連牆壁都常選用白色,以便將日照反射回去,所以地理條件往往決 定了造形的走向。

 

l        海洋文化古今談

從另一個角度看,不僅埃及以農立國,古代東方內陸亦然,這時他們不但生活上安土重遷,文化上亦具 有強烈的保守傳統主義。相對的,海洋國家則不然,不但生活上富於變化,文化上亦富於自由開放的性格。例如近代的日本由於海上之便,偶然在北太平洋碰到美國 搜索鯨魚等海洋動物的鐵殼船,不料卻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文化衝擊與覺 醒,進而促成了明治維新,並使日本迅速地轉型為現代化國家,封閉的幕府文化立被轉換成科學務實及積極進取的海洋文化,時當公元1853年。

古代的克里特島亦因四面環海,位居地中海交通的要衝,故以貿易立國,文化方面自然積極接受近東諸國的影響,但絕不受其左 右,卻僅將之作為孕育自主文化的材料而已。因之,克里特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產生了獨特的燦爛文化,例如他們的精美石壺雖學自埃及,但青出於藍,獨特地運用了石材的花紋﹔他們創作的章魚壺(右圖)更將海洋生物的生動線條帶入生活之中。

至於他們的宮殿建築則為多層的雄壯結構,牆壁厚達40cm, 牆面畫滿了動、植、礦物的壁畫。不僅如此,他們更有完備的下水道工事、廁所亦使用沖水馬桶,比後來的希臘人更進步。其著名的諾薩斯宮因為結構複雜又被稱為 「迷宮」,其中不但壁畫表現明朗舒暢的自然風貌(左圖),完全異乎埃及、巴比倫的威權莊重表現,同時到處都設有採光與通風的廣場。

在公元前1750年,由於埃及一度淪入外族的統治,克里 特一時頓失商機,但是富生命力的克里特人仍能在小亞細亞找到新的市場,並使克里特文化經由小亞細亞傳入古希臘本土。克里特的例子可以說表現了海洋民族的特 質,其中包括(1) 自由、(2) 開放、(3) 生命力等特色。

 

l        台灣史上的海洋時期

這些特色也可能出現於台灣的環境中,而島嶼的海洋文化也可能與大陸的傳統文化大不相同。因為台灣 位居太平洋交通的要衝,在1624年荷蘭佔 據台灣時,便以台灣做為輸出、補給的中繼站。台灣第一次出現於在世界舞臺時,即以鹿皮、蔗糖、茶葉揚名於國際。 換言之台灣 係以貿易起家,貿易靠船隻,船隻靠海洋。即使到現代,台灣還是靠貿易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。

    不過,經濟奇蹟未必跟隨著文化奇蹟,古代的腓尼基人便是一個實例,他們雖是古代西方的經濟動物,同時也在古代創造了經濟奇蹟,但是由於不曾 注意文化的發展,以致文化上毫無建樹,直到今天大家幾乎忘了這個民族的存在。就克里特人而言,他們雖然經濟、文化並重,但又因為疏於國防,整個島上連一個城寨都沒有,因之,最後終被後起的錫尼人所滅亡,至其鼎盛的文化也僅持續了大約一 千六百年,其後幾乎再也看不到那樣精彩的文化。

就台灣而言,雖有學者提出如下的海洋、陸封分期,但在1624年以前的台灣,由於現存史料不多,無法做過多的 論述。如果能像馬雅人那樣,史蹟史料都很充足,那麼,我們可能後來的移民文化甚至都沒有馬雅文化來得特殊。在下列的各個海洋時期未必能保證帶來精彩的海洋文化,因為台灣史上過客更迭,戰事頻仍,幾乎沒有發 展文化的餘裕。如果依照克里特的前例看來,一旦政權淪亡,文化也就脣亡齒寒了。

 

    1624年以前:海洋時期,原住民文化。

1624~1662:海洋時期,荷蘭文化。

1626~1642:海洋時期,西班牙文化。

1662~1683:海洋時期,明鄭文化。

1683~1860:封禁時期,滿清文化。

1860~1945:海洋時期,中、日文化。

1945~1987:封禁時期,中、美文化。

1987~至今:海洋時期,自由、開放。

 

l        台灣的海洋時期未必有海洋文化

台灣先有原住民,漢人是移民,但民族性也似乎逐漸脫胎換骨。其中滿清統治雖持續至1895年,但是鴉片戰爭則迫使清廷在1860年以後,先後開放台灣的淡水、基隆、安平、打狗諸港,並允許宣教師來台傳教,因 之,可以列入海洋時期。至於甲午戰爭之後,又在1895年把台灣割讓給日本。

當初漢人移民台灣類似英國人移民北美,開始時都為了生活而有些不得已,但是等到落地生根,應該可 以慢慢發展出一種新的文化,但它的前提應是對於土地的認同,而不是純粹的殖民,前者源於自主政權,後者屬於外來政權。美國的文化屬於前者,台灣的情況則相 當複雜。

如以日據時代的台灣藝術表現而言,台灣雖然也出過不少藝術家,但是一般而言,他們都有可能被列入日本文化。主要原因是處在殖民地時代,藝術家通常都有一個欲 求,亦即積極想在日本的官展中出人頭地,因之,大部分的藝術家都朝著這個目標前進,至其創作自然受限於官展的框框,難以開大步走大路。至於官展的框框本身 自然是日本文化的諸多層面之一而已,然對於單一框框的從一而終則帶有高度的侷限性,也異乎海洋民族自由開放的性格,當初克里特人如果僅對於任一列強文化一 面倒,就不可能開創嶄新的文化。

台灣光復以後、退出聯合國之前,藝壇一般而言是抽 象當家(左圖,廖繼春作),常被提及的 東方畫會、五月畫會都是這個傾向。這可能有兩個原因,一個是國際潮流所趨,順勢運行可能較為安心。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戒嚴體制使人不想碰觸現實,抽象於是成 了避風港,但是整個局勢都有點像日據時代那樣身不由己。

台灣退出聯合國以後,開始對美、日等國懷著不滿,至於他們的現代文化也遭到池魚之殃或排斥之列。 於是文化界開始尋找認同,一時出現了所謂的鄉土運動,這時以寫實代抽象,以本土代西方的口號乃應運而生。等到反對黨正式成立以後,由於他們主張台灣主體 性,藝壇有些人也跟著喊起台灣自主性,不過反對黨意指的是相對於中國大陸而言的台灣主體性,反之,藝壇意指的是相對於西方現代主義而言的台灣主體性,在某 種程度上言,這一來反而跟中國大陸走得更近,因為大陸本來就在反對現代主義。自然,跟政治起舞的還不僅這些,如南北平衡啦、二二八平反啦,也都在藝壇討論 過,這時的台灣藝壇可以說是很政治的,只是藝壇本身還是欠缺最重要的自主性。

 

l        千呼萬喚出來的海洋文化

這個自主性可能要等到解嚴以後,才獲致初步的解 決,因為這時土地的認同已經約定俗成,同時民選總統也才可能有自主的政權。這個時段不但言論已經達到充分的自由,整個社會也邁入所謂多元化的時代,藝術表 現亦復如此。這時藝術可以自由的突破政治的禁忌、乃至性的禁忌(左圖,黃志陽作),也可以把作 品弄得「聳擱有力」(右圖,黃進河作),藝術家再也 不必擔驚受怕了。

大家可以赤裸裸呈現純粹「唯物」的材質,也可以隔靴搔癢地表現第二自然(意象)。可以把整個環境當作畫布或台座來創作,也可以用肢體語言本身當作畫筆或畫布,因為生活即藝術,藝術即生活,只要你喜歡,什麼都可以, 於是科技生活、消費習慣也都可已變成藝術(右圖,王俊傑作)。不僅如此, 台灣的藝術已經正式地打進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性的舞台,各國的藝術在台灣的展出也顯得近悅遠來。

這種自由、開放恐怕才是海洋民族創造亮麗文化的起點,但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,所以在台灣的漢人四 百年史中,不但政治上出現了漢人四千年來第一個民選總統,文化上也跟著顯示了海洋民族的生命力。

二十多年前,當鄉土藝 術深具排他性的時期,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夏碧落曾說︰「藝術的自由與開放對於經濟、政治及社會邁向自由與進步有其根本的益處。」這是對於寡頭文化的當頭一 棒,也是對於海洋文化的最高禮讚。

 

參考文獻

http://www.fg.tp.edu.tw/~nancy/A1.htm

http://www.taiwanantarctic.org/forewords/expocultr.htm

http://cmp.nkhc.edu.tw/homepage/teacher/t0015/history/h4.htm

http://www.oceantaiwan.com/foot/index.html

http://members.home.net/leksu

http://www.ncltb.edu.tw/hem17.htm

 

 回上頁   回首頁